记饶阳县委副书记周观森
衡水市群众工作中心 # 日期:2020-05-31 来源:衡水市群众工作中心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关闭】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记饶阳县委副书记周观森
“门卫同志,我们听说周书记管信访了,我们要见周书记”,“反映问题应该去信访局反映,那里每天都有县级领导接访,你们不能直接到县委”,县委门卫正在与两名群众解释时,一辆汽车在门口停住,一个身材魁梧,脸庞黝黑,两鬓略显斑白的中年男人从车上下来,问到“这是怎么回事?”,了解情况后,他告诉门卫执勤人员,“以后凡是找我反映问题的,都可以让他们直接到我办公室”。这是今年年初一个早晨8点发生在县委门口的一幕,从车上下来的中年人,就是今年年初新上任的县委副书记周观森。
敞开大门,热情接访
“我的手机号是137********,24小时开机,大家有啥想法可以随时打电话、发信息,有问题咱们可以随时见面”,“老何,你马上给我拨过来,我也把你的号存上”,周观森同志刚刚接待完一批对越参战退役人员后,再次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不仅仅是对军队退役人员,对于每一个反映诉求的群体或个人,周观森都会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布于众,同时,也会把每一位与他联系的群众电话存在自己的手机上,从分管信访到现在,他手机上已经存下了近千名群众的电话,仅军队退役人员手机号就有近400个。对于周观森来说,在第一时间叫出每个打电话的信访群众的名字,就能够让群众感到非常的亲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就油然而生。自从他担任县委副书记以来,只要他人在办公室,办公室门就要敞开,用他的话说“这样群众找我更方便”。“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只要用好这个‘晴雨表’,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周观森同志经常说“习总书记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这些在基层做信访工作的就是要把这个的奋斗目标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他本人也是如此做的。在全国“两会”期间,周观森晚上11点半接到了一个电话:“周书记我们一群战友说北京开会呢,叫我们一起去看升旗”。挂断这个电话后,周观森立即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马上召集各乡镇区、民政局、信访局和县直有关部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稳控工作,同时,与军队退役人员代表约好第二天上午8点在群众工作中心二楼进行面对面沟通。周观森不是饶阳本地人,却把饶阳当成了自己的家。今年以来,全国大事多、要事多,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峰会、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等敏感期,他连续两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年迈的老母亲生病输液,他也只能打电话问候一声。为了做好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的思想疏导工作,他每天都奔波全县城乡,不是在群众工作中心接访,就是到乡村与军队退役人员见面沟通,做重点人员思想工作。军队退役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看其他的,就凭周书记的态度我们哪都不去”。据不完全统计,周观森同志自担任县委副书记以来,先后接待信访群众500多批3000余人,最多的一次在群众工作中心半天接待了8批96人次,从8:30上班一直到中午1:00,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
一心为民、赢得信任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周观森面对信访群众始终保持微笑、平和,对待信访干部却要求严格。他经常说,“信访工作的清苦大家都知道,来访群众都带“三分气”来的,我们基层信访干部要甘当群众的‘出气筒’和‘灭火器’”。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经过周观森耐心细致的工作,一大批信访问题得到了解决,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赢得的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今年以来,各类特殊群体异常活跃,特别是军队退役人员全国频繁串联,多次组织进京、赴省聚集,但饶阳县未发生一起军队退役人员进京、赴省情况。五一前,为了表达对周观森的感谢,进藏兵刘某某在县委门口给他打电话,“周书记,我给您带来两箱自家大棚里的甜瓜,您要是不收我就不走了”实在推托不掉,周观森到县委门口拿了一个甜瓜,说“甜瓜我收了、心意我也领了,其他的你送到市场吧”。在今年八一建军节时,安某某等全体越战退役老兵给县委、县政府送来了“无愧双拥模范县”锦旗,同时给周观森本人送“大仁大义、关爱老兵”锦旗,这不仅体现了是信访群众对县委、政府的信任,也体现了对周观森本人的认可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