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阳县饶阳镇人大主席纪卫兵
刘宗显,男,饶阳镇圈子村人,原来种地之余,领着一个小建筑队干点灵活。2013年,经人介绍,刘宗显为饶阳镇耿各庄村委会建设了卫生室和下水道等,由时任村干部出具证明,欠刘宗显及工人工资32000元。但是由于村里经济条件差,一直未能偿还。加之刘宗显本人患脑血栓,急需用钱治病,因此心情急躁,多次到镇政府上访,扬言“不予解决就到市到省,还不行就到北京”。当时适值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维稳工作压力相当大,他深知刘宗显的问题不解决,极易发生外出上访问题。随后立即找书记、镇长沟通,并带着“耐心、真心、诚心、爱心”处理刘宗显的上访案。首先他给刘宗显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开到劝解,使刘宗显塌下心来配合镇政府的调查处理;然后他不等不拖,立即组织人员对涉及的当事人走访调查,核清数据,以诚心感化当事人;再有他对当事人开诚布公,事事放到桌面上解决,对刘宗显和原来村干部的私人矛盾沟通化解,以真心换双方的真情;最后根据刘宗显的实际情况,镇政府在年前先期拿出 2000元钱用于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用爱心感动了上访人。同时,根据调查的情况,结合村里实际,征得本人同意,制定了解决方案:由于村里困难,暂时不能全款支付刘宗显,因此村里先期支付 刘宗显2000元,到年底支付10000元,剩余的明年还清,双方都表示理解同意,事情合理解决。
刘宗显事件只是我单位信访工作的一个缩影。当前的基层信访工作呈现了几个特点:信访人怨气大、民愤高,来上访不管有理无理就是高门大嗓的一通喊,好像嗓门越高越有理,同时把接访的当成出气筒;反映问题的层面越来越大,从城建拆迁到邻里纠纷,想不到的事层出不穷;特殊群体越来越多,从涉军到打井队、梆子剧团、社办工厂等,大小群体十几个,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基于此,他综合考量现在的信访形式、信访压力、信访责任,提出“以心换心,带着感情做好信访工作”,将问题稳控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他多次要求要把上访人当成亲人对待。排除个别无理取闹的,大部分来上访的都因为有不可调和的事才来的,由于事情所迫造成情绪激动,说话偏激。我们针对上访人的心里做了充分的调查,提出“假如我是上访人”的换位思考,同时,把上访人作为自己的亲戚朋友来看待、来对待,通过真心、爱心沟通感情、舒缓情绪,引导上访人排除紧张、放松心情,长久来看,和上访人的关系缓和了、沟通顺畅了,效果明显。
他强调把上访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处理。上访人反映的多是比较棘手、难以调解的事,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因此造成部分信访件能推则推,一拖再拖,但是同时也是积小成大、聚少成多,最后大爆发、不可控的渐变过程。我镇明确要求要将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当成自己的事去办,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明确专人、明确时限限期解决;通过信访途径不能解决的,要明确告知信访人的解决渠道,以便上访人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他认为把接访的烦躁转化成工作的乐趣。十个管信访工作的,聊起来十个抱怨,什么压力大、责任大、处理问题难度大,满腹牢骚。确实不好管,但是既然管了,就要管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把接访看成是接触群众、了解动态的窗口,把处理信访问题当成是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的手段,把接访当成工作的乐趣,也就不那么烦躁了,工作也就干着顺心了。